


荣耀之争,力挽狂“篮”! 5月17日下午,成都市茶店子小学校金樽分校(以下简称“茶小金樽”)首届“全明星篮球赛”火热开赛,欢呼声、加油声响彻体育馆,每一次运球、防守、抢断、上篮,队员们激烈比拼,汗水和热情交织,共同书写出属于茶小金樽青少年团结进取的精神风貌。
茶小金樽位于金樽二街599号,占地面积约23亩,总建筑面积约1.86万平方米,设计班额30个,提供学位约1350个。作为市级“新优质学校”,茶小金樽开展篮球运动已十余年,先后被评为“成都市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全国青少年篮球特色学校”。近年来,学校从国家课程、学校活动、文化融合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篮球育人的路径和方法,开展篮球育人特色课程建设,学生身心素质、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教师育人水平同步提升;学校在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实践探索中积累一定经验,篮球育人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
五育融合,构建育人新模式
新优质,育新人。自2019年,学校开始进一步思考:学校的篮球活动该如何深入发展?怎样才能通过“小篮球”开展“大教育”?“篮球育人”被学校确定为重要课程进行研究。
学校突出篮球与育人相结合,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基础性课程与竞技性课程相结合,构建了一套系统规范的“篮球育人”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 “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实践探索。
“学校的篮球不是单一的体育运动项目,我们聚焦篮球创意活动设计和实施,以体育为抓手,篮球为载体,通过基础性课程、竞技性课程及‘篮球1+N’特色活动的开展,创生篮球育人的新模式。”茶小金樽相关负责人介绍,基础性课程侧重于篮球的普及性学习,开展篮球课例研究,打造篮球特色大课间,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竞技性课程侧重于参与各级比赛、培育篮球社团,提高篮球技能,培养学生的篮球爱好与特长;“篮球1+N”课程侧重于学科教学与篮球的结合,挖掘更多的育人途径和价值,构建篮球校园文化。
学校立足课堂教学,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们的篮球兴趣,学习篮球基本技能,同时关注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篮球训练指导,培养篮球特长,选拔篮球人才,并聚焦教师课程融合的专业能力提升,强化名师引领,以点带面,全面融合育人。
“篮球”成势,激发运动活力
万物蓬勃,校园内红墙与绿叶相映成趣,随着大课间一声铃响,操场上瞬间沸腾起来。
“three two one go!”整齐列队后,跟随着口号指令,集体篮球操火热上演。从运球、防守到步伐变化,将篮球知识和技能巧妙融入到锻炼中,从1.0版本不断升级到3.0版本,孩子们也从篮球小白,一步步进阶到运动达人。
篮球课上,学生们学习运球、传接球、投篮、三步上篮、对抗等篮球基本技术动作以及基本体能训练、步伐训练,落实“学、练、赛”一体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篮球技术。“篮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培养专注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还可以让孩子们具备自律自强、拼搏向上、团结协作等优秀品质。”学校相关人员介绍。
学校大力培育篮球社团,打造更富战斗力的代表队。目前已基本形成每个年级都有男队、女队的格局,坚持每周2-3次系统训练,将篮球技能等级考核办法用于社团评价,激励学生掌握更高标准的篮球技能。
各种篮球赛事充分调动着孩子们的运动激情。学校在春季开展校内班级联赛、校级决赛,秋季开展校际友谊赛,组织参加各类区市级比赛。比赛期间,孩子们热情高涨,篮球场、体育馆、操场边,加油呐喊声不绝,展现着青春的蓬勃活力。
“学校还以学科融合、德育活动、校园文化等多种渠道,搭建‘篮球+’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德育等,丰富篮球育人的途径和内涵。”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无论是校园环境建设,还是篮球嘉年华活动氛围的营造,篮球元素都随处可见。各类篮球游戏和文化作品展示,更是让师生感受到篮球带来的快乐。
成效喜人,家校共育结硕果
“篮球育人”课程的实施情况也得到了家长们的普遍认可,学校相关人员介绍,通过邀请家长们参与到篮球亲子游戏中,或观摩大课间,或担任班级联赛裁判、教练、摄影师、拉拉队员等,家校共育,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近年来,学校篮球成绩喜人。2023年学校体育教师代表成都市参加四川省首届体育教师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 。三名体育教师成长为区域篮球教学骨干,多次作为区队的主教练带队参加市赛。学校在市级、区级篮球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2022年金牛区中小学生篮球赛中,一举夺得小学男女乙组双冠。2023年,学校三名队员更是入选成都市代表队,其中罗咏乐在四川省青少年篮球锦标赛女子丙组中勇夺金牌。同年,学校还斩获了成都市三人篮球城市联赛全兴站U12组及金牛区第九届运动会青少年组多项冠军。2024年金牛区青少年篮球锦标赛中,学校四队齐发,分别取得小学男乙组冠军、女甲组亚军等好成绩。